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新材料行业具有产品种类广、细分行业多、企业规模小、产品升级快、技术装备更新周期短等特点,该行业盈利前景明朗,发展潜力巨大,是目前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从企业情况来看,新材料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省市,生产的产品主要为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和高性能纤维等化工新材料;从投资情况来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新材料项目的阶段大部分为扩张期和成熟期,投资轮次以A轮和新三板定增为主,退出后实现的平均账面回报倍数达3.44倍,平均投资期限3.76年。
一、 新材料产业情况及指导目录
随着《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正式发布,可以看出,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在于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与专用装备,并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实现“先进基础材料总体实现稳定供给,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前沿新材料取得一批核心技术专利,部分品种实现量产”的发展目标。
二、 私募股权基金对新材料企业投资情况
近年来,新材料相关投资活跃。根据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事件及投资企业的统计,自2000年起,私募股权基金对新材料相关企业的总投资案例数为1025个,总投资金额为275.95亿元人民币。2017年,投资案例数达到543个,投资金额达198.88亿元。
图1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新材料事件总体情况
新材料相关企业多集中于东部省份。新材料相关被投企业共有387家,东部沿海城市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比例大于70%;西部及东北地区新材料企业数量较少。
图2 新材料企业地区分布情况(十家以上地区)
2017年,被投新材料企业多生产功能性膜材料、工程塑料和高性能纤维等。根据2017年相关投资事件具体信息可得表2所示新材料分类情况。
表1 2017年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新材料企业产品分类情况
投资阶段以扩张期和成熟期为主。在投资阶段的统计中,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时间点通常为新材料企业的扩张期和成熟期,这些项目拥有成熟的产品、完整详细的商业和盈利模式,同时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地位和口碑,但可能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私募股权基金此时介入进行B、C、D等轮融资,以及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定向增发进行股权投资,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项目投资金额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股权占比大部分在20%以下。新材料相关投资案例的投资币种主要为人民币,占比为95.64%。投资金额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其中A轮融资平均金额0.68亿元人民币,上市定增的平均金额为4.82亿元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对新材料项目的投资股权占比大多都在20%以下。
投资新材料相关企业较多的机构主要为九鼎投资、深创投等机构。其中,北汽产业投资平均投资金额较高,主要投资汽车及电动汽车相关项目。
从退出情况来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新材料企业回报率较高。根据收集到的44家机构的公布数据,投资新材料企业的平均账面回报倍数达3.44倍,平均投资期限为3.76年。退出方式中,IPO退出占比最多,账面回报倍数也相对较高。
表2 投资新材料项目的退出及回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