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在北京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这是中国石化连续第二年发布能源中长期展望成果。该书预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于2030-2035年达峰,峰值约为62.6亿吨标煤,到2060年降至57亿吨标煤左右;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前达峰,剔除原料用能固碳部分后,峰值约为101亿吨,到2060年能源活动将产生17亿吨碳排放,需要通过CCUS、生态碳汇等方式予以消纳;我国煤炭消费量将于2025年前后达峰并下行,但未来十年煤炭仍将发挥我国能源安全“压舱石”作用;我国石油消费量进入最后增长阶段,将于2027年前达峰,峰值8亿吨左右,峰值平台期缩短至3-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稳步增长,将于2040年前后达峰,峰值约为6100亿立方米,将在促进新旧能源体系平稳转换、保障新型能源系统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非化石能源供应高速发展,正在成为我国能源系统增量的主体,将于2045年前后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该书还围绕能源转型热点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与建议。
“中国能源展望2060”是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持续深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研究。2022年底,中国石化首次公开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60》一书,在业界收获广泛好评和热烈反响。《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秉承“能源平衡三角”转型理念,紧密关注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不断深化能源转型路径研究,相比前版,该书存在三大值得关注的新变化。一是在情景设置方面,在协调发展、安全挑战、绿色紧迫三个能源转型情景框架下,从经济产业、社会人口、科技进步、政策导向等维度重新评估了我国能源平衡三角状态与趋势,完善了预测情景,重新测算了预测数据;二是在方法体系方面,对能源中长期发展预测模型进行了扩充完善,一方面从需求侧细化了对氢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预测,另一方面从供给侧加深了对异质能源系统耦合与供应安全的探讨;三是在呈现形式方面,该书定位为便于阅读、便捷查询的工具书,将核心结论更直接、更鲜明地呈现给读者,并提供免费下载全书的渠道。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在库,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郑东华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王晶出席发布会。郑东华表示,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此次滚动更新发布的《中国能源展望2060》,从央企智库视角为“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行业科学谋划转型发展路径提供了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探讨,对我国能源央企高质量规划布局氢能业务提供了重要借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中国化工学会监事会监事长、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监事华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能源政策研究部)部长景春梅参与“专家对话”,就该书内容以及能源转型热点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扫码免费获取电子版《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